从专业建设到高质量育人:我院教学竞赛获奖背后的创新探索
近日,人工智能学院王雪鹤副教授凭借《博弈论》课程的教学创新,荣获中山大学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创新赛道副高及以上组二等奖。
1、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前沿
《博弈论》课程是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学生欢迎,选课率高达97%以上。王雪鹤副教授结合人工智能新工科背景,针对传统博弈论教学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交叉融合不足、评价方式单一”等痛点,构建了以“产出导向(OBE)+交叉创新+价值引领”为核心理念的三位一体教学框架。她以“案例驱动-互动教学-理论实践”模式为抓手,融合人工智能相关前沿案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交叉学科思维、系统建模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 课程内容概述
2、全过程、多维度评价机制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围绕OBE(产出导向)理念,持续推进教学内容革新与评价方式改革,构建过程性、多主体、多形式、全方位的综合考核方式,通过总结“基础成果、综合成果、创新成果”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成果,学生在课中完成论文研读、项目建模、PPT汇报等多个模块,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协同推进,使学生能力达到阶梯式提升。

▲ 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3、思政有机融合,育人润物无声
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围绕“科技报国”“智能强国”等国家战略展开案例研讨与项目设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

▲ 课程思政-科技强国
4、教学竞赛+教研成果双丰收,示范效应广泛传播
通过持续打磨课程内容,本课程获校级线下一流课程、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主讲教师获校级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公选课组二等奖。相关教研成果获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最佳论文奖(3.12%)和一等奖。

▲ 获奖证书
此外,王雪鹤副教授多次受邀在各种专题报告和教育论坛上分享教学案例和成果,示范推广效果显著。

▲ 参与专题报告和教育论坛
本次教学竞赛不仅是对王雪鹤副教授教学能力的肯定,更是人工智能学院推进教学改革、服务国家战略、培育卓越人工智能人才的生动缩影。未来,学院将继续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精耕细作,推动更多课程实现从“专业建设”向“高质量育人”转型,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