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提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党建工作坊成功举办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党的组织建设工作部署,学校党委组织部在“三校区五校园”建立党建工作坊机制,旨在搭建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学习交流和培训平台,提高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体系。党建工作坊按校区(园)定期开展活动,结合当前的形势任务每次确定一个活动主题,由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负责协调安排。工作坊原则上由二级党组织承办,各二级党组织党务秘书、专职组织员和部分党支部书记(委员)参加,根据活动主题邀请相关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参加。

 

      6月27日下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党建工作坊第7期(总第28期)成功举办。本期党建工作坊由学校党委组织部主办,人工智能学院党委承办,以“党建引领提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为主题,探讨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提高铸魂育人质量,提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学校党委组织部干部、专职组织员,珠海校区综合党委书记、部分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党支部书记代表、党政办主任、党务秘书,各校区(园)线上参与的教师党员等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党建工作坊由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茂同志主持。

▲党建工作坊现场

      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印鉴同志首先作题为“遇见人工智能”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通过“一场会议”“两场棋局”“一次爆发”“三门学派”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指出人工智能领域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机遇巨大,但需要技术手段和法律法规来保障发展安全。报告中强调要用“算力”“算法”“数据”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且发展重点是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体系。

▲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印鉴同志作主题报告

      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余立人同志作题为“党建引领提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的专题报告。他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和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分享了人工智能学院在党建引领下提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国际化能力的路径探索:一是重视人才引进工作,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三是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学科教材研究、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人才教学等方式,推动“党建+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余立人同志作主题报告

      在经验分享环节,哲学系(珠海)主任助理叶斌同志作了题为“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提高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经验分享报告。他分享了哲学系(珠海)的五位一体“党建+”育人模式:一是“党建+思政引领”,用党建引领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全过程育人体系、全方位育人环境;二是“党建+课程建设”,构建通专结合的教育教学新体系;三是“党建+协同育人”,突出党建带团建,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学生文化和实践活动框架体系;四是“党建+融合创新”,推动学科深度交叉与有机融合;五是“党建+人才引育”,提升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学科素养。

▲哲学系(珠海)主任助理叶斌同志作经验分享报告

      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麦伟立同志作了题为“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胜任力的青年人才”的经验分享报告。他介绍了土木工程学院在“七个有力”引领下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如何加强学生政治引领、如何促进党建教育融合、如何鼓励学生以科研报国等。他表示,经过积极探索,土木工程学院在引领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塑造正确价值观、培育学生国际胜任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麦伟立同志作经验分享报告

      人工智能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刘光亚同志作了题为“拓展国际视野,深耕人工智能,努力成长为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有为青年”的经验分享报告。他从深化理论学习、党建业务互促、凝聚支部力量三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在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学术交流、拓宽国际化视野、凝聚党支部力量的党建工作经验。

▲人工智能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刘光亚同志作经验分享报告

      在研讨交流环节,历史学系(珠海)党委书记张东蕙、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克、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静、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李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万忠娟等先后发言表示,兄弟院系应共同探索,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四大学科的交流,促进学科交叉,使前沿学科融合更具特色和吸引力,从而有效提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历史学系(珠海)党委书记张东蕙作交流发言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克作交流发言

 

▲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静作交流发言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李云作交流发言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万忠娟作交流发言

       在点评环节,软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征宇同志认为,各学院的经验分享围绕“党建”“人才培养”“国际化”三个关键词,对于院系党建工作如何为人才培养引领方向、如何为人才引进提供保障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指出,不仅要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来”,还要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走出去”。

       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李晓超同志认为,党建引领下的人才培养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推进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交流交换,又要做好安全防范,坚守底线思维,加强人才引进的内容管理和过程监督。

▲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李晓超同志作点评发言

       珠海校区综合党委书记、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漆小萍同志对人工智能学院的党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追溯建设历史,国际化可以说是珠海校区与生俱来的基因。他围绕本次党建工作坊谈了三点感想:一是党建工作坊的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为院系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做法、经验;二是党建工作既要走在前,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又要走得正,严守底线,恪守要求;三是作为党务工作者,视野要宽、格局要大、站位要高,才能充分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珠海校区综合党委书记、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漆小萍同志作点评发言

       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洁予同志作总结发言她认为,本次党建工作坊具有三个特点:“快”,本次党建工作坊及时跟进学习中央、教育部关于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等有关会议精神和学校2024年春季工作会议要求;“新”,工作坊主题新颖,报告中热词、新词频出;“新质”,来自不同党委、党支部负责人结合学科专业,充分交流党建如何更好地与珠海校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学科群建设深度融合,构建更有利于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她指出,下一步,要努力推进把党建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一是,二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做好融合的文章,切实将党的组织力转化为发展力、引领力;二是,党支部要进一步做好引领的工作,以教师引领学生,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提升工作质效;三是,党员要进一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师生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洁予同志作总结发言

       会后,现场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人工智能通用算力支撑平台并合影留念。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