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育教学工作再创佳绩

发布人:高旭

       近日,在中山大学第十二届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院再创佳绩,共斩获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这是我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见证,也是以育人模式革新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诠释。

中山大学第十二届本科教育成果奖 一等奖

       主要参与人:印鉴、余建兴、王雪鹤、余立人、刘威、赵宝全、毛旭东、路永和、赖韩江、朱怀杰

       成果简介: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培养人工智能专业创新人才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很大的价值。针对当前教育存在思政与专业教育相孤立、缺乏知识体系、被动依赖学习、思维固化、实践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该成果提出了“价值塑造”、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三力协同”的人工智能育人模式,并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性高素质人才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形成“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整体框架,应用于超50门次/学年本科课程,进一步推动培养人工智能专业高素质人才。

中山大学第十二届本科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

       主要参与人:余建兴、印鉴、余立人、李茂、王雪鹤、郑立彬、毛旭东、刘 威、高旭、蒋滔

       成果简介: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受到冲击,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导致技术伦理与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本成果针对传统教育存在思政目标不清晰、缺乏互动交流和实践环节缺失等问题,提出了人工智能课程思政体系以及“价值引领×自主学习×审辨思考×知行合一”四位一体课程思政范式。新范式解决了何为思政、如何高效实施思政等关键问题,为新工科教育改革提供了优化的方向和方法。

       我院深耕人工智能学科育人沃土,紧扣科技革命浪潮与产业变革需求,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模式创新为引擎,将价值塑造融入专业教育。未来,我院将锚定教学成果奖培育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新工科建设要求,推动育人模式与课程思政的迭代升级,强化跨学科融合与产教协同;同时,构建一体化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人工智能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