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学声|新生变奏曲:军训中的青春篇章(二)
【编者按】
文章生动记录了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学子们的军训生活。从炎热的夏日到青春的活力,作者们细腻地描绘了军训的挑战与成长,展现了新生们的坚韧与梦想。这不仅是对军训的记录,更是对青春的颂歌,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期待学子们在军训中铸就坚强意志,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绽放光芒!
汗水同追思并行之旅
人工智能学院 2024级本科生 钱正阳
天青白,雾雨淡,和风和微雨穿过“山高水长”,送来第一份中大的关怀。树影斑驳下,汗水与追思中,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4级新生完成了第一次定向越野的旅途,也在中大的人文沉淀中再次体会百年一词的厚重与沉淀。
军训一词,本身便寄托着对新生脱去稚嫩的期待,坚毅负责有所担当的期待,因此本次旅途,不同于与父母闲逛时走走停停,举着自拍杆打卡的散漫,而是第25排整齐划一,将昨日所学的三十度摆手、抬腿、左右余光标齐的齐步走动作要领运用到实际考察中。行进中齐步的过程是劳累甚至痛苦的,每次短暂的休息中都想着就这样多好,每段有林荫的小路下都想着回到寝室吹空调多好,可在教官在身边的不断打气下,“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没有一个人选择逃避或者放弃,也没有人抱怨着这样的安排,院里的大家褪去了稚嫩的,需要老师父母帮助与保护的小孩形象,成长为流下汗水但是品尝到目标与坚韧果实的大学新生
军训教会我们的,也不仅仅是坚毅和团体,更是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与关怀。目光曾捕捉到这样一幕,教官在行进中停了下来,随手捡起地上的餐巾纸,看了下周围没有垃圾桶便塞到自己的裤口袋里,中大的校园是宁静而美好的,是神圣也是大家维护建造的,正如教官的身教,中大的校园也以它的厚重与沉淀带给我们感悟与期待,从红砖对称的学院建筑,金庸题词的院系精神,冼为坚堂,到陈寅恪先生故居,孙中山先生铜像,我们以静默而崇敬的姿态走过,又在这种氛围之下感叹百年的不易,百年的使命,我们作为百年入学的一代,既吸收了前百年的沉淀,也是新的百年的启航,在这份使命下,我们会更努力提升自我,也会把军训精神融入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坚强。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提倡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中大的生活是自由的,但军训也正在教会我们自由并非散漫,教会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独立,迎接新的未知和挑战。

初识中大,初尝责任
——雄心因炼立显,壮志俞砺沸腾
人工智能学院 2024级本科生 宋珂妮
军训是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军训也意味着一段旅途的开始,我想军训的日子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
夏日燥热的风拂过肆意的原野,聒噪的蝉鸣伴着骄阳的热浪一波接一波愈发激烈,中大人挺拔的身影在没有一丝云彩的清澈蓝宝石的映衬下,满截着青春的朝气和新鲜的热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铿锵的口号一遍遍响彻云霄,从额角慢慢汇聚的汗珠,中大人通红的脸颊,千百次定点的挥臂,遒劲有力的步伐,四天的军训生活让温室里的娇花逐渐脱去了稚气的模样。齐步、踏步、正步,擒敌拳……一次次练习,一次次纠错,靠脚声趋向一致,中大人意气风发。
当"青春"遇上"迷彩",练就的是坚定的意志,是越发清晰的信念与对祖国的自豪,它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生于红旗之下,军人血液深入骨髓之中。中大人理应承袭先辈之荣光,无论道阻且长,我心自铿锵。 毛主席曾说"文明其体魄,野蛮其精神",训练是灵魂的战场,中大学子们动作整齐划一,步伐坚定有力,如同秋风拂来的麦浪,边疆屹立的白杨!"平静的湖水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中大学子们的一步一踏,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军人的风貌!
军训苦中有乐,乐中有悟,悟中有行。于分列式的训练,体会到团结重要性;于严密细致的体检,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中大学子应有团结精神,奋进精神,珍视生命,爱护自己,以军训之资,树中国脊梁,怀大我精神,实现生命的意义!
